1安溪:提升茶产业二次腾飞
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在新常态下爬坡过坎,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安溪茶叶蜚声海内外,不过近年来,国内各大茶叶产区相继崛起,安溪茶叶不再是一枝独秀,面对群雄纷争的市场格局,安溪茶产业要如何提升,实现二次腾飞呢?
这家位于半山腰的茶叶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后,现在又扩大了茶叶基地的面积,成为安溪最具规模的集约化生产企业。
誉丰国心茗茶董事长黄清平:做好基地品牌,搞好品牌基地,我们才能走出去,从源头做起,让百姓和放心茶。
黄清平说,几年来,企业先后投资了上亿多万,扩大了生态茶园的建设,尝试有机种植,同时在茶园中增设了度可视化的设备,消费者可以全方位的观看到茶叶种植过程。正是从源头上下功夫,春茶一上市,就被北京一商家一扫而空。作为龙头企业,八马茶业也不断加大基地的建设,今年就在晋江源头——桃舟乡建设几百亩天然的有机庄园,将庄园最大程度地保留原生态。
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我觉得做茶叶这么多年,我感觉要有好的心态,不能太急,最关键是基础性工作,越扎实,生命力越强。
安溪茶叶曾经在市场上一枝独秀,不过近年来,普洱茶、红茶等其它品类茶叶相继崛起,安溪茶叶的扩张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如何延续之前的竞争优势呢?不少品牌企业纷纷从源头上下功夫,扩大茶叶基地的建设。安溪也实施了“茶园流转百企万亩五年行动”,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引导茶园承包经营权向企业、合作社流转,形成规模化经营。统计显示,安溪县已建成有机茶园基地亩,年产量近吨。与此同时,安溪正大力发展茶机械、茶包装、茶文化旅游等业态。
党代会代表陈加勇:在茶叶上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比如说,包括包装、机械、包括文创,这些都需要延伸出去,安溪应该从茶文化来做文章,茶文化跟旅游结合起来,体验式还是非常受欢迎,要有整体的规划。
统计显示,全年涉茶总产值增至亿元,连续6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
2安溪:新兴产业逆势上扬茶产业在升级蜕变,安溪在光电应用、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五大专业园区”正形成齐头并进的势头。
在天电光电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操作着机台,他们正在操作的是制造LED灯珠程序中的固金和焊线两道工序。作为湖头光电产业园内的重点企业,天电公司今年以来生产线始终保持在24小时满负荷生产状态,日产能在万个以上。
天电光电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仁权:我们今年的形势蛮好,基本上现在我们机台是满跑,第一季度来看,我们天电福建厂加安溪厂加厦门,质造基地一共产值将近2.2个亿。
张仁权告诉记者,由于去年天电光电的生产业绩突出,赢得客户好评,今年他们的订单已经排到7月底。对于今年的业绩,他们满怀信心。
天电光电总务经理刘文生:现在我们(天电)工业园的项目是已经开始施工了,十月份争取连内装全部完成。
天电光电满负荷运营,其产业园也已开始施工建设,产业园建成后,天电光电在深圳和厦门的制造基地将全部搬迁至湖头。作为泉州的高新园区之一,福建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内,就有投产和入驻企业十六家,形成很好的产业集群效应。而另一产业园——弘桥智谷(泉州)电商园,年交易额已经达20多亿元。基地推出的“3年免租”的优惠条件,整合物流、人才、产品供应链,吸引了恒安、特步等知名商家入驻,家企业的加盟让这里成为创业乐土。
弘桥智谷(泉州)电商产业基地行政总监吴斌彬:整个园区一共有几个板块,第一是网上培训、创业,再就是物流、仓储,还有实体的电商运营,包括我们园区的金融扶持,还有电商O2O几大业务模块组成目前的安溪园区。
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一步到位、抢占高端”的思路,安溪已经打造了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弘桥智谷(泉州)电商园等“五大专业园区”,推动光电、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希望再造安溪发展新引擎。
3德化:循环化改造助力产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