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促成长,最美课堂在路上

白癜风症状 http://pf.39.net/bdfyy/zqbdf/

研学旅行促成长,最美课堂在路上

—年泉州台商投资区屿光中学研学之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推动研学旅行,对于孩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实现全面发展十分有益。研学旅行,关键在于“研学”,而不是旅行。研学旅行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动手的机会、动脑的机会、动口的机会和表达的机会。在一定情况下,要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面。

朔风初起,寒冬骤临;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为了拓展同学们的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加强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年12月2-4日,泉州台商投资区屿光中学八年级师生踏上以“传承华夏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永春-德化研学之旅,尽显屿光学子的青春底色。

第一站·瓷都德化

研学之旅的第一日,同学们来到了德化,探寻德化陶瓷的优雅精美。一下车,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奔向此行的第一站——“德化陶瓷博物馆”。博物馆共分为七个单元,讲述德化精湛的陶瓷工艺及发展史,并展示了历代精美陶瓷代表作。博物馆是一个民族的精华,集中了古代文明的高度成就,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延续着文化的血脉。陶瓷博物馆里,远古的陶瓷正展现传统技艺,德化陶瓷以独树一帜的艺术,独特的魅力远播海外。“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八年级的同学正细细品味着中国白的洁净,瓷的温润,与历史来一场无声的对谈。在这里,同学们伴随着导游老师的讲解寻找到了镇馆之宝——何朝宗的文昌帝君像和观音像。

通过德化陶瓷博物馆展出的展品,同学们了解了德化陶瓷的生产工艺、艺术特色、贸易状况及其人文内涵,建立了对德化窑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的认知。

下午,同学们首先来到了“安成青年创业基地”,了解陶瓷行业现状(国际馆、国内馆、海丝文化馆、生产流线、制作工艺流程)。玩转指尖艺术,DIY陶瓷(手绘课程)。同学们每人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一件陶艺杯(师生动手绘画),在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切身感受陶艺又寓教于其中。

随后,同学们实地参观了被誉为“龙窑活化石”的“月记窑”。月记窑位于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内,在明清朝代是兴盛一时的名窑。感受中国古法烧柴制窑的历史遗风,领略中国古人的智慧。

我们正走在四百多年的历史上,我们可以感受到百年不息的火焰舔舐着泥土幻化出奇妙,这就是陶瓷最本质的东西。它外观其貌不扬,红砖垒砌成的拱形窑体,落满日复一日的灰垢,柴火熏黑的窑洞,使焦糖窑增色几分。高处远眺,所有的细节,这全部掩映在瓦棚下。膛火熊燃不息,依山而建,游龙似蛇,这就是月记窑。

第二站·文武永春

第二天上午,研学团来到了永春千年古镇岵山镇“永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永春的特色手工艺——纸织画。永春纸织画历史悠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罕见的艺术珍品。具有朦胧的艺术效果和迷人的艺术魅力。历史上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成为中国四大家织,年永春纸织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工作人员介绍,纸织画的制作从图片绘制到裁剪都需要细致考量,而经纬交穿的编制更需要充满耐心,用心对待才会创作出好的纸织画作品。同学们在文化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纸织画,深入体验永春传统工艺纸织画的制作过程,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纸织画,一种融编织工艺和绘画艺术于一体的传统工艺画。制作它需要同学们耐心和毅力,或许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但同学们没有半途而废,而是坚持的完成作品,完美呈现。或许过程没有那么完美,有点瑕疵点缀,但我相信这将会是我们人生道路上难忘的一次体验!

下午研学团来到了有着“中国永春拳第一村”美誉的永春县大羽村。在这里,同学们学习了传统武术的武德条文,观看了白鹤拳武术演练,并在武术大师的指导下学打白鹤拳,一招一式打出了中华武术的刚柔并济。

体验完了武术的魅力,同学们来到永春老醋厂。永春老醋是永春县的特产,更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老醋厂里,同学们了解了老醋的制造过程及其历史故事,并品尝风味独特的醋饮料,感受到了舌尖上的中华文化。那是一坛坛被窖藏起来的历史沉淀,散发出一股奇香,那是宪宗皇帝御笔亲题的匾额——顺德堂,这是创于公元年的醋史。它用历史和时间发酵沉淀自己,它成就了独特的文化——醋文化。它用自己教会了我们未来不可预测,但只要愿意在时间中沉淀自己,就一定能成为独特的自我,同学们手中已被充分发酵过的果醋,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呢?

第三天上午,研学团走进乡愁文化园:乡愁文化园位于花石村,有“白鹭河”、“橘子洲头”的美称,且辖区内有余光中文学馆、党内政治生活体验馆、白鹤广场、生态文明警示教育基地、水文站等现有资源,田园风光优美。花石村是永春早期新民主主义思想传播地和东区(指县城以东地区,桃城镇桃东村、洛阳村、济川村、花石村和东平镇)农民运动秘密基地。年-年中共永春特区委书记吴国清,永春县委书记许依华,共青团泉州特委书记李晓山都曾在这里开展过革命工作。年花石被确认为“革命老区村”,年1月永春县人民政府予以竖碑。

在余光中文学馆里,工作人员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家国情怀课,让同学们深刻明白“家”与“国”的关系;有国才有家的道理。

梦里乡愁,时光依旧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没错,这正是余光中老先生的名作《乡愁》。今天我们有幸来到了余光中文学馆,在这里我们不仅品味到了文学的力量,更感受到了余老先生对家国的思念与期盼,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栋梁,我们前进着。

花石村是永春的侨乡之一,为了感受其间风土人情,我们走近自然,体验乡愁。沿着旧石板路,穿梭于老街巷口,我们来到了红军书院、文昌阁、金榜堂等地,学习其红色文化。

下午,研学团走进研学旅行最后一站魁星岩。魁星岩,古称詹岩,取“文曲华世”、“光昌文运”之意而名,位于永春县石鼓镇的奎峰山麓,为全国仅有的两处供奉魁星的寺庙之一。这座寺庙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南宋乾道四年名僧圆觉重建,几经沧桑,尚存有重檐悬山式的大雄宝殿、魁星殿、琢于五代的三尊摩崖造像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书法篆刻等等。魁星岩,隐匿于葱郁林木之中,相映成趣,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居此远眺永春县城,山川缭绕,丛林染碧,如织锦绣。明永春文人颜桃陵登眺望远,触景生情,移步赋诗,把沿途景致标为十二景,即万松巢,半岭迎云、茂林幔绿、广庭秋月、梅盘仙榻、烟萝鸟道、吟台悬壁、竹坞佛泉、斗石钟灵、山阴禊迹、曲涧春流、崆峒通玄。魁星是中国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永春德化研学旅行活动先进个人:

-樊伟坚,傅智军,范伟琪,黄怡怜,刘纯娅

-张小香,汪赐娜,汪静雯,许艺钦,俞麒炜

-郭芯妤,蔡建飞,林燕霞,陈志杰,王涛

-陈琛煜,林盛达,张诗鸿,郭啨,王涛

-杨若涵,王靖怡,郑钊泓,陈圆标,张泽壕

有人说青春是一场一去不复返的旅行,只有单程的车票而返不了航,但是我们可以记录下我们所经历过的美好时刻,直到我们逐渐成长甚至老去开始步履蹒跚,但我们仍能留下美好回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次的永春-德化研学之行到此便完美落幕了,尽管我们仍流连忘返,但我们身上还承担着大国的复兴使命,下一阶段我们仍需坚定地投入到学习之旅中。学习是一场永远没有尽头的旅行,我们能在找寻它的道路上收获到更多的馈赠!

写在最后:

三天两夜的研学旅行结束了,但是同学们对于社会、自然、人生的探索远远没有结束。通过这次旅行,老师和家长们希望孩子既要“以书本为师”,也要“以实践为师”。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最为理想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希望八年级的同学们今后能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获取新的知识,攀登新的高峰。

end

文字

吴世贤

供图

谢以阳吴世贤

编辑

吴世贤

审核

洪志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ms/11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