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的闽菜店宣和苑

福州老饕没有不知道藏在华侨新村里的宣和苑的,有外地朋友来,宣和苑也基本上是带他们认识闽菜的必去之处。走过白玉兰树的斜坡,讲几句华侨新村的往事,在一开就是12年的宣和苑,吃一餐闽菜,再去茶苑啜一杯岩茶,度过一个理想的午后就是这么简单。

宣和苑里有不少传统闽菜都有口皆碑,究其根本还是对食材的坚持。一碟凉菜用的是近1公分厚的鱼唇;做一盏最民间的福州炒糕,得用土猪背膘熬猪油,找山区农户采购滤过两次的土地瓜粉;几分钟炒一份糟香螺片选的是两年陈的红糟。宣和苑十多年来坚持不放味精,只用自制高汤调味也是名声在外。刚开业时厨师采购来的5斤味精当场被扔掉,也是福州老饕圈子众所周知的。不放味精是对原材料和烹饪技术的一种考验,同时也是宣和苑对食材的理解和表达。正所谓,有味使其出,海产品天然带着咸鲜味,天然酿造的酱油有着浓浓酱香鲜味,每样应季的原生态食材都有其动人的滋味,让食材融洽和味而至至味,是宣和苑选择不放味精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品闽菜绕不过一盅佛跳墙。宣和苑佛跳墙坚持从选材、预制、煨制上沿袭传统,也在现代人的口味和饮食习惯中寻求平衡。9种主材都是精选而来,海参选用的是日本关东参,鲍鱼则是干鲍,每样主材都会逐一根据各自材质不同,进行泡发或处理,再以最合适的火候进行预先煨制。底汤需要以老母鸡、番鸭等10味生态食材,3日慢工熬制。在宣和苑吃佛跳墙,还有特制的荷叶糯米饭相配。加蛏干、槟榔芋、干贝、香菇炒制糯米,以10年陈的绍兴花雕酒提鲜增香,香松的糯米饭配上佛跳墙,香醇不腻,口感滋味俱佳。

吃和喝是一样的,喝茶时大家都讲究环境,与此相匹配的书画、茶具的选择和礼仪等更是注重,正所谓“在喝不在茶”。宣和苑也将这些用在了餐厅,餐桌上摆着大漆髹饰的餐垫,德化白瓷餐具每一样都是定制,墙上挂的是闽籍艺术家的画作,在美食中更有美的享受。

闽都文化研究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ly/76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