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时刻住建部点名,德化又获得国字

喜报!喜报!喜报!

德化县进城务工人员安居项目

被住建部点名!

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近日,住建部公布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名单,我省9个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奖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也是我省历年获奖数量最多的一年。9个项目分别是:

?青年建筑师驻村行动项目

?福州市鼓楼区旧城更新项目

?泉州市德化县进城务工人员安居项目

?泉州市永春县桃溪生态修复工程项目

?莆田市生态绿心保护修复项目

?厦门市自行车快速道示范段规划建设项目

?漳州市漳州古城保护建设(一期)项目

?南平市政和县石圳村新农村建设项目

?邵武市和平镇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

这个奖有多厉害?

“中国人居环境奖”是由住建部于年设立的全国人居环境建设领域最高荣誉奖项。今年,全国共评审出综合奖2个,范例奖60个。福建一次捧回“中国人居环境奖”9项“国字号”招牌,再一次充分体现了近年来福建宜居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话不多说

赶紧瞧瞧这些项目名片吧!

泉州市德化县进城务工人员安居项目

德化县自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以来,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目前,县城集中了全县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城镇化率达74.1%,位居全省县(市)前茅。

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在城区没有稳定住所,租住房子面积小、环境差。德化县委县政府决定采取委托代建、开发权益转让、成立房地产公司进行开发等建设模式,并结合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林权两换”、限价房等政策,在城东新区规划建设德化县进城务工人员安居项目。

该项目主要包括城东保障性住房、进城务工人员安居工程,总投资约12.33亿元,规划建设住宅套,总建筑面积49.1万平方米,可解决1.6万余名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安居项目的陆续建成,城东一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城务工人员前有奔头、后有保障,得到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百姓一致点赞。

申报单位:德化县人民政府

报送单位:德化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青年建筑师驻村行动项目

福建省青年建筑师协会是由福建省内从事建筑设计及相关行业的青年建筑师及文创从业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

协会以“公益、乡建、新生”为核心理念,积极开展“青年建筑师驻村”公益活动,深入实施人居环境宣传工作,鼓励广大青年建筑师在服务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协会致力于开展调查研究,复兴建筑工艺,保护修缮历史建筑,维护当地建筑特色;驻村营造,实地指导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推进设计施工一体化;引入乡村创客进行社区营造,培训村民,传承当地手工艺,开展文化旅游休闲活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在保护传承历史建筑的同时,传播建筑传统文化,建立建筑传统文化自信。

申报单位:福建省青年建筑师协会

报送单位: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福州市鼓楼区旧城更新项目

鼓楼区是福州市年建成史上的核心区。年开始实施鼓楼区环境综合整治和无物业小区整治,打造活优富美的宜居环境,推进城市老城区的品质提升。围绕“三山两塔两街区”以及重要景观节点,系统推进辖区内主次干道综合整治、重要区域面貌整体提升等宜居环境建设,已完成投资约19.6亿元,受益居民群众约25万人。

在实施老城区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鼓楼区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区领导四套班子包项目,邀请省内外有经验的设计单位、设计大师进行设计方案比选、把关拿总,请社区主任、群众意见领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方案讨论、现场检查,通过典型项目的示范作用带动辖区单位和群众对工程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使整治工程深得民心。

申报单位: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政府

报送单位:福州市鼓楼区建设局

泉州市永春县桃溪生态修复工程项目

桃溪是晋江东溪的上游,永春的“母亲河”。年,永春县委、县政府作出实施桃溪流域综合治理的决策部署,并在福建省首创“生态优先、统筹资源,多元治水、综合治理”模式,推动小流域治理从单一的防洪、截污转变为集“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等为一体的“升级版”。

共完成水利防洪防枯、污染治理、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景观园林、市政道路桥梁等生态修复项目个,总投资31.22亿元,实现62公里主河道治理全覆盖。通过生态修复,实现了全流域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形成了融观光、休闲、文化、科普于一体的特色景观带,为沿岸居民宜居宜业构筑靓丽风景。

申报单位:永春县人民政府

报送单位:永春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莆田市生态绿心保护修复项目

莆田城市绿心总规划面积约65平方公里,是营造城市特色、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稳定的一个关键要素。

莆田市于年开始进行绿心生态修复建设,寻求最佳的“荔林水乡”存续模式,先后开展绶溪公园、中心城区荔枝林带、城涵河道园林景观及防洪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以建设美丽莆田为抓手,运用生态环保手段,通过绿脉、水脉、文脉的生态修复,将荔林保护、城市绿化、绿道建设、内河整治、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达到景观和功能双重修复效果。现已修复生态软性驳岸约10公里,保护荔枝林面积约公顷、荔枝树3万株,建设景观绿道约18公里,服务多万市民绿色出行。

申报单位:莆田市人民政府

报送单位:莆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厦门市自行车快速道示范段规划建设项目

为构建安全、舒适、连续的高品质自行车出行体系,近年来,厦门市积极开展了全市自行车系统规划建设,积极引导市民采用健康、环保、绿色的出行方式,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

在全市自行车道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厦门市自行车高(快)速路示范段依托快速公交BRT桥下空间,建设具有独立路权的自行车专用道高架桥。该示范段全长7.6km,全线包含11处出入口,可直接与公交站点、人行天桥、建筑等衔接,串联两侧两个主要片区、五个大型居住社区、三个重要公建、四个大型商业广场及公园、学校等市民聚集点。作为全国首条、世界最长的空中自行车道,厦门自行车高(快)速路示范段是全面推广自行车出行的一次尝试,是完善厦门绿色公共交通的重要环节,起到中国第一条以自行车高速道改善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的示范作用。

申报单位:厦门市人民政府

报送单位:厦门市规划委员会

漳州市漳州古城保护建设(一期)项目

年,漳州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了0.53平方公里的漳州古城保护性开发项目,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漳州古城已成为漳州市区城市旅游一张新名片。项目规划控制面积约53公顷,项目突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核心特色,目标定位为打造集文化、旅游、生活、创业于一体的国际文化旅游综合体。

项目保护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原则,突出“闽南风、漳州味”,在保持原有古朴风貌和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修复老建筑和建设新项目。同时聘请了解闽南文化、熟悉传统建筑的有经验的专业队伍施工,严格把关规划、选材、施工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项工程都是精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申报单位: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政府

报送单位: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南平市政和县石圳村新农村建设项目

政和县石圳村坐落于政和县城西郊约4公里之七星溪南岸,是一个在宋代就已形成的古村落。近年来,石圳新农村建设在村妇女主任带头和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下,坚持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相结合,通过对环境卫生的整治、古村落的恢复、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和产业的发展等,在恢复古村落原有面貌的同时,着力打造一个村庄美、生态优、百姓富的美丽乡村,探索出一条“组织引领、党员带头、妇女主导、全村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通过新农村建设,石圳村实现了丰厚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得到省市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申报单位:政和县人民政府

报送单位:政和县规划建设和旅游局

邵武市和平镇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平镇地处邵武市西南部,镇内保存着多座建筑风格炯异的明清古建筑,素有“田园古堡”的美誉。近年来,和平镇始终坚持科学规划,适度超前,镇村统筹、分步实施的思路,共谋划小城镇及旅游保护与开发建设项目多个,镇域环境不断优化,集镇功能得到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是科学设计论证,编制建设规划。确实做到“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二是整治镇容镇貌,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垃圾治理“万人保洁”工程,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三是重现古镇风貌,突出旅游支撑。注重“修旧如旧、以存取真”,组建专业的古建筑修复队伍,再现原汁原味的古镇风貌,古镇文化品牌效应和旅游业态逐步提升。

申报单位:邵武市和平镇人民政府

报送单位:邵武市住房保障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来源:福建日报、福建城乡建设

赞赏

长按







































老牌白癜风专家会诊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ly/5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