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游山水间,玩出“野味”来
德化:绿色生态催旺全域旅游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8月28日报道(记者魏桂莲通讯员李宏图许华森文/图)甘薯叶做成茶叶,开水冲泡后清香四溢,饮用的游客无不交口称赞;潺潺小河穿行在绿色田园里,游客提着小桶走进河中,重拾儿时捉泥鳅的欢乐……8月25日上午,记者走进德化县国宝乡云龙谷生态景区,现场感受生态旅游的无穷魅力。
“听教官解说这是福建省最长的丛林穿越项目,一共米,有17个小项目,尤其是空中攀岩和溜索,特别刺激,在朋友圈发了溜索的视频,好多朋友来咨询。”来自厦门的林昌荣兴趣盎然地向记者介绍了他的体验感受:炎炎夏日,叠水瀑布、纳福公园为游客消暑气,走累了便有春满、夏雨、秋露、冬雪四个园区供大家休憩,充满了趣味。
夏日的云龙谷晴空一碧,步行上山,便会感受山中的野趣。这片位于九仙山余脉,朝阳斜坡的山陵谷地,为天然自成的环境,山间拥有独特的植被,脚下是花丛和嫩草,夹杂着野果和山花的芬芳,宁静有序、绿意盎然。置身这座山野中,便有了超然脱俗之感,现实的烦忧被山间的清风一荡,一杯琼浆、二株花草、三五相谈,倒多了文人雅趣。
在“丛林穿梭”等野外运动项目地,记者看到众多游客过来“尝鲜”,胆大的游客迫不及待地绑上安全带后,在林间穿梭,飞檐走壁,体验有惊无险的野趣,同时彻底释放积滞的压力。
“云龙谷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规划,严格管理,尊重科学,注重品位’的原则,不断提高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云龙谷负责人叶永斌介绍,景区充分利用原生态山地环境,保留自然森林植被,注重景观的参与性,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同时进一步丰富了产品体系和文化内涵,让游客们“住得下”“吃得香”“游得畅”。
德化县旅游局局长曾宪升介绍,德化的先天条件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我们提出创建全国旅游示范区的思路,按照陶瓷文化和生态旅游两个主题打造‘三条线路’,东线以石牛山为主的山水生态,西线以九仙山为主的休憩主题,中线以陶瓷文化为主的三个主线路来打造世界瓷都、绿源文化。”曾宪升告诉记者,现在的德化,不仅有“三黑三黄三白”等特色农产品,还有观光采摘、旅游休闲、农事体验、森林人家等乡村旅游项目,德化处处都是宜居宜业宜游的“绿野仙境”。
据曾宪升介绍,近年来,德化县委、县政府明确方向、狠抓重点,在做好“点线面”统筹发力,举全县之力抓好石牛山、九仙山和县城陶瓷文化这三大核心景区建设的基础上,鼓励全县18个乡镇致力打造好1个旅游点,使每个乡镇各有亮点有特色。国宝云龙谷生态景区正是西线以九仙山景区为核心的前沿景区,与周边的美湖大龙湖、上涌十八景、桂阳乡涌溪水寨等景区,形成一条著名的生态栖养旅游线。
一镇一品差异化发展打造德化版绿野仙踪
在雷峰镇李溪村-潘祠村-蕉溪村旅游线上,绿水逶迤,青山环抱,群燕低翔,粉墙黛瓦,水边古色古香的古民居、浓荫绿树和层层梯田掩映其中,夏日里三三两两的游客在村中木栈道上悠闲漫步。
68岁的潘祠村村民老罗坐在临溪的树荫下,面对眼前这条流过村庄的清可见底的溪流,眉飞色舞地向记者道:“这几年,村里的环境好了,景色变得美了,来玩的外地人也多了。我每天都来这里,带点自家产的土货来卖,一边给游客介绍村里的情况,还不耽搁挣钱,这叫双赢。”
雷锋镇党委书记林亮国告诉记者,潘祠村离德化县城关仅10多公里,与蕉溪村、李溪村形成美丽乡村示范线。镇里充分利用潘祠村区位、生态、人文优势,以景观要素整合,以基础设施联动,立足蕉溪温泉、特色美食与李溪梯田稻浪、千亩竹海等资源,围绕“春看樱花、夏观竹海、秋赏稻浪、冬泡温泉”生态特色,全力打造雷峰镇“看山花、观竹海、赏稻浪、泡温泉、享美食”等五张乡村旅游名片,打响旅游产业品牌,提升生态休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正聊着,不远处溪边突然冒出几位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他们弓着身体,在芦苇的“掩护”下,跟拍一群白鹭。“你们绝对想不到,在前面的竹林里,我们还拍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颈长尾雉。”鸟类摄影爱好者邱德伟兴奋地说,早上六点左右,有幸让我碰到,真让人激动。邱德伟说,这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珍稀物种提供了生存与繁殖空间。
在桂阳乡银瓶湖生态景区,工作人员郑世贺自豪地说:“景区依托涌溪水库和银瓶岐山以及达84·4%森林覆盖率等生态资源,串联古寨、公社时期建筑物、山村古民居等,打造‘寨’见桂阳的特色旅游项目。”郑世贺告记者,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银瓶湖生态水利风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休闲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景区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环湖自行车道、移民祖厝及水库特色景点等项目,到时候生态水利风景区旅游项目更具特色,风光更加迷人,游客游、购、娱、吃、住、行也更加便捷。
曾宪升介绍:像潘祠村、涌溪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德化比比皆是。近年来,德化持续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整容、美容、扩容“三容”并举方针,把生态乡镇、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大重点流域治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把农村变成“白墙黑瓦,绿树成荫,设施配套,天蓝水清,和谐宁静”的绿野仙境。
曾宪升告诉记者,目前,德化18个乡镇有17个获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个村获省、市级生态村命名。依托这些镇、村,德化大力开发休闲农庄、林下人家、自驾露营、红色旅游、宗教朝圣等产品。一个乡镇一条精品旅游示范线路,打造了“春看花海、夏玩山水、秋游田园、冬泡温泉”的生态旅游格局。
“生态红利”持续释放惠泽德化十里八乡
“今日生态菜:小萝卜、八月豆、生态糟菜、少量棱角瓜,傍晚摘菜,晚上到达德化城关……”每天下午3点,回乡创业的德化土不土生态农庄老板邓瑞祺在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引起白癜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