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一溪两库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

建立联动机制保护“一溪两库”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七库连通”是泉州市重要水利建设工程,主要连通七座大中型水库,总库容9.85亿立方米,项目完工后将实现泉州版的“北水南调”格局,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德化是“七库连通”重要的水源地之一,彭村水库还是“七库连通”工程唯一新建的水源工程。为全面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确保“七库连通”引水工程德化水源地水源清洁安全,德化县检察院与县“河长办”、泉州市龙门滩引水工程管理处、彭村水库管理处共同协商,制定出台了涉水环境损害事件联动工作机制。

8月14日,德化县检察院生态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及“一溪两库”联动协作机制签约仪式在县检察院举行。市检察院陈世炎副检察长、生态检察处陈建安处长,县人大常委会徐明侃副主任,县政府苏锡培副县长,德化县检察院王声典检察长,泉州市龙门滩管理处苏荣薰主任,厦门大学教授陈能汪等领导和专家以及县河长办及水利局、环保局等8个成员单位,龙浔镇、浔中镇等“一溪两库”流域6个重点乡镇的有关领导参加活动。

生态咨询专家聘任仪式“一溪两库”涉水环境损害事件联动工作机制的签约仪式

启动德化县检察院、县河长办,泉州市龙门滩引水工程管理处、彭村水库代表签署涉水环境损害事件联动工作机制。

泉州市检察院陈世炎副检察长、德化县人民政府苏副锡培县长分别就下一步做好生态检察工作,加强与生态环境监管部门协调配合,推动水库流域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要求和具体部署。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泉州市龙门滩管理处讲政治、顾大局的重要体现。我处将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在水资源保护与风险控制、信息沟通、应急处置、事后恢复等工作上与各相关监管部门、有关乡镇通力合作,加强生态理念宣传,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确保把每年4亿立方米戴云优质水调入晋江,造福泉州人民乃至金门同胞作出应有的贡献。

龙门滩水库

龙门滩引水工程位于德化、永春两县境内,工程跨越闽江及晋江两大水系,是集调水、发电、灌溉为一体的跨流域北水南调、梯级开发的引调水工程,也是福建乃至全国第一个以股份合作制开发建设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大坝为全国第二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它的建成对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被誉为泉州人民的“战略库”“源头库”和“应急库”。

该工程是我省“七五”计划,我市“七五”“八五”期间重点工程之一,由省、地、县(德化、永春)三级四方共同集资兴建。大坝于年12月破土动工,年9月下闸蓄水,一期工程(一、二级水库电站)于年12月建成投入运行。引水工程主要由龙门滩水库和两级电站组成,总库容万立方米,总装机容量4.8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1.86亿千瓦时,年均向晋江流域调水4.1亿立方米,总投资1.26亿元。工程投入运行28年来,累计向晋江流域调水亿立方米,发电40.3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8.73亿元,纳税2.16亿元,利润2.43亿元,彰显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彭村水库

彭村水库总投资约16亿元,水库正常蓄水位米,总库容万立方米,年1月18日水库下闸蓄水,是一座以供水、防洪功能为主兼有发电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泉州市七库连通工程的龙头水库和唯一在建水源工程,被列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国家“十二五”大中型水库建设规划,为年-年福建省在建重点项目,是泉州市的第三大水库、最大的中型水库。日前,本工程荣获“-年度全国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为我省唯一获评项目。

供水效益

彭村水库与下游龙门滩水库联合调度,将确保闽江大樟溪年均4.1亿立方米优质来水调入晋江流域,有效缓解泉州沿海地区供水紧张局面,是泉州市战略性水源工程和应急备用水源。同时,年均可增加对德化城区供水万立方米,使中远期德化城关的供水保证率由现状的36.3%提高到98.5%,为德化县大城关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防洪效益

水库建成后,对德化城关上游洪水起到削峰、错峰的作用,使拥有25万人口的德化城区防洪能力由现状的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其它效益

彭村水库具有多年的调节性能,可对流域来水“蓄丰补枯”;可增加下游德化城区的枯水流量,美化德化城区水环境,提升世界瓷都品位,是德化县的基础性民生水利工程。

转自:泉州市龙门滩引水工程管理处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医院
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ly/37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