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云社属实算是不太平,可能事情的严重性已经快赶超“8月风波”了,都说郭德纲在振兴“梨园文化”,此时此刻面对如今德云社的“窘境”,郭德纲可有转身的意思?郭德纲曾说过“相声来自下九流”,能有如今的火爆怕是他自己都没曾想到,80年代到90年代间那是小品的舞台,一代又一代的大家成名于此。郭德纲算是赶上了“好时候”,视频媒体与传统媒体交接,郭德纲以鱼跃龙门的姿态,火遍全网。但是人不能太红,郭德纲自己也知道“人忌全盛”还有“一半黑时还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知道终归是知道,确实无法控制的事情。以前的故事我不用科普,一句“8月风波”便是能概括一切,理解的人懂那是“私闯民宅,李鹤彪合理推搡”,不愿意理解的人,定然就是“棒杀一切”,反正我弱我有理。诚然动手是不对,拍摄也不对,但是德云社确实差一点被这场“风雨”中倒下,“梨园文化”也是遭受一次重创。跳过时间线,德云社吴鹤臣的妻子,用一场华丽的家丑告诉世人,有车有房我也是一个“穷人”,这个火点的很好。铺天盖地的的言论直戳郭德纲的“肺管子”,早期的言论就是见死不救,得知是“骗捐”之后,马上又吹来一波“家教不严”之风,反正不带上郭德纲,这事不会过去。小编喜欢郭德纲不是因为他“俗”,更多的是喜欢他的一身“江湖气”,顺势而为,坦荡做事,徒弟“骂师父”,他也“骂徒弟”,喜欢他的真性情。人无完人,谁能避开“贪嗔痴”三字,我们活得小心翼翼,他却活的坦荡从容,我爱的人,我就“照顾”,我恨的人,我就骂。委实郭德纲不适合做公众人物,我也不喜欢他在北京台台长离世时用“绝句”讽刺,但是我喜欢他接过北京台女记者手中的麦克风,保护了那位女记者的前程。一码事归一码事,郭德纲身上这股子“江湖气”,不值得学习,却值得喜爱。如今张云雷也身陷“舆论”当中,没有“艺德”成为所有人要棒杀他的理由,只是我相信他本性善良,只是在识大体上面略有不全,本以为是“玩笑话”,但是却忘记了自己身居高处,市井言论登陆庙堂之高,必然会遭受别人诟病。央视网已经留情,“不棒杀,以德化之”,给他一个沉淀自我的机会,毕竟学艺艰难,倘若不是故意而为之,我们也应该给他一个机会,不是吗?先有“众筹”,后有“以德化之”,郭德纲的“梨园”重振之路还要走多久,已经未可知,若说郭老板可否想过回头,我想他那一身“江湖气”,必定不肯。宣传传统文化的前路虽长,也是必然走的酣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