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的瓷器,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江西景德镇,其实中国有三大瓷都,分别是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再一个就是泉州的德化。
泉州德化的瓷器世界闻名,自宋代以来,就是我国对外的重要输出品,与当时的丝绸、茶叶同时享誉世界,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德化瓷器。
德化瓷烧制技艺早在年就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以白瓷独领风骚。德化瓷器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的发展。这里的瓷器瓷质洁白晶莹,多以乳白色,最后烧制的瓷器多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瓶子啊,罐罐啊,杯子、盘子等等。
虽然大多是生活常用品,却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因为烧制工艺相当精美,贴花、印花、堆花等等的装饰为德化瓷增色不少,畅销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悠久的航海历史,因此,德化的瓷器早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开始出口海外。德化特制的薄胎产品最为惊艳,你很难想象,瓷器可以烧制成薄如蝉翼的样子吧。
当我见到这件牡丹的瓷器作品的时候是非常震撼的,不仅惊叹于它的薄,更惊叹于它花瓣花蕊的逼真,色彩的真实,如果不仔细看,你真的以为这就是一朵绽放的牡丹。
令人惊艳的还有这仕女身上薄如蝉翼的衣服,它也是烧制而成的,第一眼就想上去触摸一下感受那份真实。白皙细腻的皮肤,优美的姿态,层次纹理分明,柔和的色彩,自然的状态,这件衣服真就是就像一件针织品搭在仕女身上一般。
也是基于对德化瓷器这样的印象,让我有兴趣进一步去了解它的烧制工艺,所以后来就是去了解了它整个的烧制过程。是的,你一定会为这种原始的制作工艺所惊叹的。
想要了解德化瓷器,就不得不去月记窑。月记窑是目前德化保存完好、最为久远的龙窑,位于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内,是明清朝代兴盛一时的名窑,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这里所烧制的瓷器在明清时代就已经远销海内外,可以说要想研究中国古法烧制柴窑的历史,月记窑是必选之地。
在月记窑我见识了德化瓷器的烧制过程。整个过程分为瓷土加工、雕塑成型、烧成三个过程。师傅们告诉我,要想烧制出优质的瓷器,就必须选用德化优质的白瓷土作为基础的原料来进行精细的加工,否则后边的所有工序都可能是在做无用功。从生产一只瓷器的开始,便一步步贴上“优质”的标签。
第二步是雕塑。雕塑的过程综合了石刻、木雕、泥塑的技法特点,采用何朝宗开创的捏、塑、雕、刻、刮、削、接、贴八字技法直接塑造成型。这里值得一提的制作工艺有两种,一种是选取最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另外一种是把泥塑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
最后一步是烧制,将雕塑好的瓷器放进多度的高温下进行烧制就可以了。你可能想象不到,直到现在月记窑还是采用的柴火烧制方式,这样的方式是可以出精品,但烧制难度也大,最大的原因就是烧制的火候无法平衡,所以废品率是很高的。
虽然柴火烧制的废品率很高,但为了保证所有瓷器最终的品质,更为了维护品牌形象,只要有瑕疵的瓷器都会被捣毁然后丢弃,是绝对不会流向市场的。所以在月记窑周边你可以看到很多被丢弃的瑕疵烧制品。
这些是制作瓷器用的模具,这是德化月记窑的瓷土加工区,脱模成型的瓷壶,出于原始状态,还需要精工细作。
德化瓷雕塑艺术继承前人优秀技法和何派风格,不断的创新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精湛的技巧和文化素养令世人赞叹,也世代相传,绵延兴盛。怎么样?让我们为博大精深的瓷器烧制技艺点个赞吧。图文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