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十二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根据《通知》,德化县9个村入选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
德化县入选9个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分别为:美湖镇美湖村、上涌镇辉阳村、葛坑镇下岭村、杨梅乡杨梅村、大铭乡琼溪村、桂阳乡涌溪村、赤水镇戴云村、雷峰镇瑞坂村、南埕镇高漈村。
你最看好德化哪个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发展?快来为你的家乡投上一票吧!
我们来看看德化这9个村美湖镇美湖村美湖村位于德化县的西北部,西与大田县济阳乡大乾村相邻,东隔小湖村,北邻大铭乡联春村,南接洋田村。全村土地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l亩,林地面积亩。村民以水稻、甘薯、水果、养殖、食用菌、烤烟等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村中有石拱桥、双溪庵、福隆庵、水尾宫等文物古迹,有数棵百年的樟树。
上涌镇辉阳村辉阳村,位于福建省德化县戴云山脚下,全村位于福建省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内,距上涌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东邻后坂村,西连黄井村,南靠戴云山,北接上涌村,海拔米。全村土地总面积5.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亩。有5个村民小组,年底全村共有余户人,以张、余、陈、郑姓为主。年10月22日,上涌稻田、辉阳梨花景观入选农业部“中国美丽田园”。
葛坑镇下岭村下玲村位于葛坑镇偏东,与葛坑村接壤,毗邻湖头、邱村村。全村土地总面积7.9l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亩,林地亩,果园94亩,共6个自然村落,设7个村民小组。窄小的下美溪穿村而过,故有“下川”之称,俗称:“下称”。下玲村山势起伏,坑谷纵横,四周有铁钉尖、笔架山、仙公仑环抱。地势较高,海拔米,气候偏冷,年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毫米。
杨梅乡杨梅村杨梅村位于杨梅乡西南部,是杨梅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属中山区山间小谷地,海拔米,共有杨梅、碑坑、上宦、占久、石头坂、雷潭、大蛇等7个自然村落,9个村民小组,户人,均为汉族,有陈、林、苏、连、吴、许、赖、李等姓氏。全村土地总面积14.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亩,森林覆盖率83.1%,木材蓄积量74立方米。
大铭乡琼溪村琼溪村位于大铭乡东北部,地处九仙山脚下,与上涌乡接壤,是历史文化村。全村土地总面积1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琼溪村有桶盘仑、唐格、祖厝、竹格垅、下洋、黄山6个自然村落,划分为6个村民小组,共有户人,现有劳动力个。境内平均海拔米,地势较陡,四周群山环抱,溪流蜿蜒。全村一个姓氏——赖,在宋太平兴国八年(年)就定居于此,是大铭境内最早的姓氏,系汉族。琼溪村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如明末清初翰林赖垓等。境内赖垓祖厝现今保存完整,并留有多处赖垓古迹。
桂阳乡涌溪村涌溪村位于德化县桂阳乡政府东北部,距离乡政府10.5公里,东与洪田村相接,西同安章村相连,南与水口镇久住村毗邻,北与葛坑乡漈头村接壤,地处银瓶山北麓。涌溪水自西北向东南穿流而过,故以涌溪为村名。全村土地总面积13.1平方公里,其中林地亩,耕地25亩,果园亩。年末全村有85户人,其中男96人,女人,劳动力个。
赤水镇戴云村戴云村位于戴云山主峰山脉中部,与雷峰镇瑞坂村、国宝乡国宝村、东里村毗邻,全村分为李山、新村、东埔3个自然村。戴云村现有1座古老的陈氏祖厝,建筑独特,历史悠久;有独特戴云山主峰险景,莲花池由五个自然山峰连成独特的一朵莲花自然景观,山川里有稀有的动物,有奇花异草,珍贵药材。每逢夏季人称自然空调胜地;时而起雾美如天仙,故又称为仙景。
雷峰镇瑞坂村瑞坂村地处雷峰镇西北部的戴云山下,海拔米,土地总面积约27.1平方公里,距雷峰镇政府9公里,距县城24公里。全村分为一中、二中、三中、四中片区(解放土改时分编),9个自然村落(即:下洋、中洋、风格、新田、草洋、大德坂、义民、山美、移美溪),20个村民组。
南埕镇高漈村高漈村位于福建德化县南埕镇西南部,东与半岭、塔兜交界,西与雷峰镇肖坑、长基相邻,南与西山、前锋接壤,北邻望洋、许厝。土地面积14.27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亩,耕地面积.3亩。分为大湖、内洋、水库、外洋4个自然村落、9个村民小组,现居住户数28l户,总人口人。高漈地势险峻,高低起伏,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今龙船寨、顶寨、尖山寨、乌光寨为宋末陈蔚抗元屯兵遗址,现已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乡村旅游扶贫八大行动根据《通知》,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有八大行动:
1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大力改善乡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启动“六小工程”,确保每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好停车场、旅游厕所、垃圾集中收集站、医疗急救站、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和旅游标识标牌。到年全国2.26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实现“六小工程”和“厕所革命”全覆盖,5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三改一整”工程。2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专项行动。组织和支持家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围绕旅游产品建设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每年促成不少于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与规划设计单位结对,5年完成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规划编制。3乡村旅游后备箱和旅游电商推进专项行动。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农副土特产品销售,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邻近的重点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交通干道旅客集散点等设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专区。开展旅游电商万村千店行动,优先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利用已有资源建设旅游扶贫电商平台,组织实施贫困地区“一村一店”、“旅游淘宝村”、“旅游扶贫村+特色馆”立体扶贫,依托村民中心、超市等营业场所建设电商服务站点,支持各大电商平台开展旅游电商扶贫行动,为贫困地区开设扶贫频道,开展在线宣传推广、特产销售、旅游线路营销。到年,全国建设家“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销售产值0亿元,带动不低于50万户贫困户脱贫;建设个乡村旅游扶贫电商示范村,每年实现旅游商品销售亿元。4万企万村帮扶专项行动。组织动员全国1万家旅游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院校等单位,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帮扶脱贫。采取安置就业、项目开发、输送客源、定点采购、指导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旅游,通过5年时间解决万左右贫困人口的脱贫。5百万乡村旅游创客专项行动。组织和引导百万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艺术人才、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创意研发、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推动乡村旅游实现转型提升、创新发展。到年,全国培育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高水准文化艺术旅游创业示范乡村。6金融支持旅游扶贫专项行动。加快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库建设,统筹资源支持国开行、农发行等银行创新金融服务,设计符合旅游扶贫项目特点、与旅游扶贫项目周期相匹配的支持产品。探索建立乡村旅游投融资主体、担保平台、风险准备金制度及信用评级体系,优先在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授信,为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相关部门给予贷款贴息。积极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扶贫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增收的情况,为景区、能人、企业(合作社)提供成本低、期限长的信贷支持。每年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项目不少于个,资金不少于0亿元。7扶贫模式创新推广专项行动。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新模式,按照景区扶贫加分政策,鼓励每个4A、5A级景区带动周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不少于3个,每个能人带动不少于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个合作社带动不少于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招工、订单采购农产品、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成立互助社等方式帮扶脱贫。加快扶贫创新模式推广,到年,全国建设旅游扶贫示范景区个、企业(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基地1万家,培育旅游扶贫带头人5万个,带动80万户贫困户脱贫。8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专项行动。设立乡村旅游扶贫东部、西部培训基地,组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专家库”,动员规划、管理、营销专业人才到扶贫开发重点县、易地扶贫搬迁小镇、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公益指导培训。到年前,各省要以市、县为基础,建立地方培训基地,实现对2.26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全覆盖,培养旅游扶贫带头人10万人。
来源:德化网综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