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创新,德化实现经济生态双丰收

陶瓷生活馆吸引游客体验陶瓷手拉坯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明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立足“十二五”发展基础,德化县以“世界陶瓷之都,生态旅游养生宜居之城”为总体发展目标,将其发展方向定位以打造世界陶瓷之都、全省重要的矿产业基地、“海丝”路上最具中国山水艺术特质的“生态旅游养生宜居之城”、“互联网+”产业集群、健康宜居智慧之城,从多方面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产业为根本,以项目为支撑,以统筹为抓手,以服务为载体,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提升与发展。

持之以恒抓转型,创建“世界陶瓷之都”

一直以来,陶瓷产业都是德化的主导产业、民生产业。近年来,德化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深化创新、品牌、市场“三轮驱动”,推动陶瓷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陶瓷经济板块,陶瓷产值从年的.51亿元增加到年的.15亿元,陶瓷出口从年的80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80%的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日用工艺陶瓷产业集群获评中国百佳产业集群,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国首个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如今,德化现拥有国家级品牌30个、省级品牌44个,国家级大师4名、省级大师66名。今年8月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世界陶瓷之都”称号,成为全球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区。

德化传统陶瓷雕塑精美非凡

作为德化的支柱产业,更是德化的民生产业的陶瓷产业,在“十二五”期间,也承受着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此,在“十三五”中提出的“六换”思路,即培训换脑、机器换人、技术换新、产品换优、平台换高、股改换骨,也为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转变。

外国设计人员参与陶瓷新品设计

按照创新企业、创新载体、创新空间、创新体系“四位一体”的要求,德化陶瓷产业不仅在强化创新驱动引领,也积极实施“品牌德化”提升工程。以国际、区域、质量、陶瓷、网货、科技、版权等“九大品牌”为重点,培植壮大“区域+企业+产品+大师”品牌梯队,强化全球首个“世界陶瓷之都”品牌运营推广,推动外销产品从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转变提升,争取新增“德化玉瓷”“德化白瓷”“德化窑瓷器”3块地理标志商标、中国驰名商标3件以上、马德里商标10件以上,争创“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打造享誉全球的德化陶瓷品牌。并且按照“外引内培”导向,实施德化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海纳百川”高端人才集聚计划,落实高端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创建“民营企业人才聚集区”,同时加大技术工人培训投入力度,为陶瓷产业培养一批高端型、创新型、实用性人才。

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挑选瓷器

未来,德化陶瓷产业则将继续以“振兴工艺美术,传承手工技艺”为使命,围绕“争当世界陶瓷产业的领导者”目标,与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合作举行世界手工艺理事会联合大会;并将推动苏珠庄、陈仁海等国家级陶艺大师走出国门,到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等地开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展示中国陶瓷烧制技艺经典国粹,以全球的视野打造发展平台、深化交流合作,推动德化陶瓷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打造名副其实的“世界陶瓷之都”。

立足长远做准备,打造重点矿产业基地

矿业是德化的第二大产业,铁矿、黄金、石灰石、瓷土矿是目前开发的主矿种。围绕着打造福建省重要的矿产业基地,德化一直以增储、整合、提质三方面入手,致力于推动矿业可持续发展。

在抓增储方面,通过推动以阳山铁矿、鑫阳矿业和丘埕矿业为龙头的阳山和丘埕铁矿区,进行“探边摸底”,积极寻找新的接替资源,力促铁矿企业可持续发展,打造省内重点钢铁原料生产基地;同时也推动以双旗山矿业为龙头的北部金矿区,做好整装勘查项目,推进强强联合,组建黄金集团公司,力促双旗山矿业早日上市,打造省内重点黄金生产基地。在整合方面,主要是充分发挥县矿业发展委员会在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推进上涌曾坂等3个石灰石矿整合,实现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另外,在提质部分,为主是落实矿业发展扶持政策,推动阳山、鑫阳、双旗山、海峡水泥等现有矿山企业推行绿色采选冶技术,提升产品品位,以此同时也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实现增值增效。

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塑造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

生态美,是德化一个重要的后发优势。长期以来,德化始终坚持把“生态立县”“绿色GDP”思路一以贯之,通过造绿护绿、治污减污,推动德化绿色发展。目前德化的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市首位达77.7%,列入全省1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今年上半年,德化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考评位列全省县级第一;荣获国家生态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森林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称号;年9月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通过提升绿化水平,德化还争取将在年使森林覆盖率达78%、“大城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彰显绿色生态新优势。同时,还将落实县长环保目标责任和“河长制”,大力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倡导节约健康环保生活方式,着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

德化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图为游客置身于黄花菜花海之中。

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德化将通过在“清新福建”“清新泉州”大局中找准定位,坚持把发展“绿色GDP”贯穿始终,通过主打“戴云牌”,完善“清新福建”旅游品牌体系,并重点打造“三大旅游板块”(以陶瓷文化景区为龙头的城关陶瓷文化创意旅游区、以九仙山景区为龙头的西部宗教文化乡村休闲旅游区、以石牛山景区为龙头的东部生态温泉休闲旅游区)和实施“双十双百”工程(打造十个3A级以上景区、十家3星级以上旅游饭店,百家特色餐饮、百名导游)。并且还将进一步打造“德化牌”,发展“德者耕、福者享”农林业,以重点按照“单体(巩固提升特色农林业)+综合体(培育农业休闲综合体)”的思路来推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培植十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百个农业典型、培养千户农业发展示范户、培训万名新型创业农民),以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六次产业”。

德化石龙溪漂流被誉为“浪漫者的温床”

此外,面对德化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德化县也围绕“一个大景区、两个小镇、三条景观带、四个特色景区”开发思路,通过成立戴云旅游开发公司、编制旅游发展策划、启动戴云山脉旅游区域联盟合作、建立省级旅游商品陶瓷研发中心、举办泉州陶瓷文化生态旅游节等多平台全方位运作,让德化旅游品牌大幅提升,旅游经济份量加重。近年来,德化连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3A级旅游景区1家、省级特色工业旅游示范点3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乡镇和示范点2个,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均年均增长26.4%,年7月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全省智慧旅游试点的城市。

九仙山天池景点成为婚纱摄影的地方

制定互联网先行计划,培育“互联网+”产业集群

“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德化在这方面先行先试,在光网城市建设、智慧产业、政务、民生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制定“互联网+陶瓷业”计划方面,德化通过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大力发展陶瓷电商,构建“海、陆、空、网”(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空中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四位一体市场空间格局,打造全国最大的陶瓷电商产业基地,以打造网络“德化智造”;为把握市场新机遇,年来,德化还启动实施“电商换市”战略。三年来,通过政府主导、多平台运作、全生态打造,电商产业蓬勃发展,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并列入国家电商示范基地。目前全县电商应用企业达多家,全国网上销售茶具80%出自德化,陶瓷电商零售额从年的8亿元到年突破12亿元,居“中国电商百佳县”第7位、福建省第2位,“中国电商百强县”第19位、福建省第7位;全国网商创业最活跃的县第9位,全省第2位。

并且,德化还积极建设两所培训学校,并整合泉州工艺美术学院、德化职业技术学校、德化县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和淘宝大学德化分校等资源,建设德化县网商学院;设立中国国际电商中心培训学院泉州分院,为培养德化电商人才、构建电商人才梯队提供支持。同时,投入建设网商(虚拟)产业园、陶瓷信息文化产业园以及电商物流区。重点打造四个平台,即电商创业园+电商镇+淘宝村创业平台、中国陶瓷在线交易平台及陶瓷全球购平台、跨境电商平台、航空平台,以此推动德化传统制造向互联网制造转型升级。

德化还坚持突出特色,大力发展“互联网+农林业”,争取把德化列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千县万村”项目试点。而在“互联网+社区服务业”,德化则立足人口集中在城关的实际,打造30分钟O2O服务圈,并重点建设社区O2O电商仓储配送平台。目前,德化县依托省十佳行业门户网站德化网建成首家网上超市——“憨鼠购”社区O2O电商平台,该平台首创“基地生态种植+平台运营推广+社区O2O仓储配送”全新经营模式,今后要把它打造为全省最具特色的农特产品社区O2O电商仓储配送平台。

陶瓷产业是德化的主导产业

在“互联网+民生产业”方面,德化亦立足“大城关”人口集中、产业集中等优势,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深度推进产城融合,打造“指尖上的民生产业”。重点实施“智慧德化”规划,推动以智慧交通、医疗卫生、旅游、教育、金融、智慧家庭、社区服务、社区网格化管理、应急指挥中心等为重点的城市公共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城市、行业、智慧社区(村)、智慧家庭4个层级智慧体系,实现民生产业智能化。由此,在年,德化就建成了全省首个、全国第二个光网县城,并在此基础上,年启动了“数字德化”建设,年列入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县。

值得一提的是,在培育新兴产业中,德化还按照引进一个、培育一个、形成一个“三个一”工作思路,进一步创新招商机制、深化“三维”对接、强化“山海”协作,引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构建多元产业发展格局,壮大县域经济总量。

寻找独特发展道路,打造示范性“循环经济模式”

长期以来,德化县始终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手抓、两手硬”,通过开展“三次能源革命”,成功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1+3+1”循环经济发展路子(“1”指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循环;“3”指产业间循环、产业内的循环、企业内部循环;“1”指废旧资源的处置再生利用和绿色消费),成为全省首个县域循环经济试点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列为全国12个区域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之一,荣膺国家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示范县称号,全省唯一列入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

德化陶瓷展厅内的瓷器多不胜数

同时在率先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的同时,德化县也比全国大多地区更早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进城农民难以市民化、公共服务未能均等化问题,为解决这三大问题,年德化县成为全省首个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而在列入试点以来,德化则一直坚持积极稳妥原则,选准突破口,全力推进8大类项工作任务、33项改革试点,目前已有农村产权交易、林权“两换”改革、林地占补平衡、宅基地转换和流转、进城务工人员安居工程、户籍制度改革、行政区划调整、社会网格化服务和农民农房农村产权贷款等10项试点取得突破。

而德化也以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三个示范”为载体,深化循环经济实践,构建“瓷土加工-陶瓷-废瓷、废石膏-再利用-陶瓷、尾矿-制釉-陶瓷、铁矿-尾渣-建材”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提升静脉产业比重,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生态“三赢”发展。

来源:泉州晚报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
北京一般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hj/8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