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梦想同行、与时代共舞。
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滚滚大潮,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县长黄文捷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奋进:擦亮陶瓷文化、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三张名片”,再创世界瓷都新辉煌。
今年,德化县在实施“七大提升行动”的基础上,全力实施“三五三”战略,全面提升世界瓷都的硬实力、影响力和美誉度,力争在省、市赶超发展中抢占一席之地、发出德化强音。□本报记者陈智勇通讯员王双季
项目推动
首创收账落实机制体现德化担当
项目建设是经济增长的“加速器”,也是结构调整的“优化器”。
德化县“项目攻坚”活动已经全面展开,上个月底,德化县年第一季度8个重点项目开(竣)工,再掀项目建设新热潮。其中,开工项目3个,分别是月记窑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期、誉隆硅材料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嘉威陶瓷有限公司;投产项目1个,海峡铜业生产线;奠基项目2个,分别是新寨小学、幼儿园和泉州美岭新型建材项目;竣工项目2个,分别是吉元瓷业有限责任公司、陶源新居(乐陶安置房)。
陶瓷企业积极转型升级,开发的新产品受到市场欢迎。(王双季摄)
今年,德化县共安排重点项目个,年度计划投资亿元,比去年增加18亿元。落实“周碰头、月调度、季会商”,每季度策划一场有气势的重点项目开(竣)工仪式,确保完成投资亿元以上、带动固投增长13%以上。同时,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和“投产见效年”活动,全县动员抓招商,争取实现新的突破。
德化县首创了收账落实机制,即:年初定“账单”,日常抓推进,年底收总账,体现了德化广大干部群众主动作为,勇于担当。
“全县上下要更加突出‘收账’重点,聚焦‘收账’实效,抓住‘关键少数’,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力推进‘三五三’战略。”梁玉华在县委常委会会议上,对新一年全县各级各部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提出明确要求,以“收账”机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新的一年,德化将针对经济建设、陶瓷产业、生态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和社会治理、亮点打造等方面,建立“一个收账专班、一本督查台账、一套落实办法、一种运作机制”的大收账格局,在全县全面推行,压茬对账收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陶瓷文化渐成德化最靓丽名片
新年伊始,德化“三五三”战略全面启动,即:擦亮陶瓷文化、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三大名片”,实施项目攻坚、要素强化、环境优化、亮点打造、民生保障“五大行动”,健全党的建设、收账落实、氛围营造“三大保障”,广大干部群众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上个月21日,德化县再次召开陶瓷产业发展大会,向全县发出了向亿元陶瓷产值进军、“推动中国白扬帆起航再出发”的动员令,发布了“18条”陶瓷扶持政策,助力踢好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下半场”。
“中国白”吸引海内外客商的目光。(许华森摄)
“德化是目前全球唯一的世界陶瓷之都,作为瓷都儿女有义务承接好这一老祖宗传下来的产业,更有责任把千年窑火文化发扬光大。”梁玉华说,“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大家手上。”就如何推动陶瓷产业行稳致远、永续发展,她给出了切实可行的三大举措:一是推动机器、材料、管理“三大突破”,实现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二是注入设计、文化、科技“三大元素”,实现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升级;三是强化品牌、价值、市场“三大运作”,实现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
去年,德化县启动了陶瓷产业跨越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力争到年实现亿元陶瓷产值的发展目标。两年多来,无论是德化县委县政府,还是陶瓷企业、大师、新秀,都为推动德化陶瓷走得更宽、更远,投入了大量精力、倾注了大量心血。实打实的发展数据,更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德化陶瓷产值从年的.5亿元,增长到去年的.5亿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陶瓷产值增长速度由年的6%跃升到去年的16%,创造了近几年来的最快增长速度。
日前,年德化陶瓷佛光山艺术展在宝岛台湾备受瞩目。为进一步擦亮陶瓷文化名片,德化县今年将大力实施“中国白”未来共享、全球推广、创新提升三项计划,树立“中国白”旗帜。建设德化县陶瓷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全国陶瓷产业发展专家人才智库、德化陶瓷品鉴体系,举办第二届中国(德化)茶具文化产业博览会和“何朝宗杯”中国(德化)工业设计大赛等活动,宣传德化陶瓷,弘扬陶瓷文化,铸强陶瓷产业链,打造陶瓷产业发展生态圈。
全域旅游让世界瓷都更多彩
生态和旅游是德化的最大优势和潜力。年7月,德化县申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并全面实施,同年10月,正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近年来,德化县围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在景区建设、要素配套、宣传推介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力争把旅游打造成德化的第二张名片、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力促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60亿元。
美丽瓷都处处有佳景。(赖建明摄)
“着力全域打造,加速崛起旅游业。”黄文捷说。今后德化旅游发展,将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加大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按照“皓月当空、星星满天”的开发思路,加快石牛山、九仙山、城区陶瓷文化3大龙头景区建设,确保石牛山景区年年初对外开放,实施“6+1旅游产品”培育计划,多点布局、以点带面,着力打造东线山水休闲旅游、西线生态栖养旅游、中线陶瓷文化旅游3条精品线路,将景点、看点和卖点串联成旅游黄金线路,形成“既有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又有铺天盖地的小项目”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同时,还将充分考虑旅游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加快推进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和智慧旅游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六要素”,扩大旅游消费。
新型城镇化打造德化特色名片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德化县开创了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产城融合的“大城关”发展模式,被中央党校作为典型案例编成课题丛书,示范全国。目前,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8%,城区建成区27.5平方公里,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均等化等走在了全市前列。面对新一轮发展,德化县将集聚优势资源,以城市提升为核心,以乡村振兴为突破,让新型城镇化成为德化特色名片。
今年,德化将全力打造新型城镇化新样板,重点做好城市建设、公共服务、行政审批、网格化+、城市党建五篇文章,全面提升宜居宜业宜游品质,让城市聚集更多优秀的企业家、优秀的创业者、优秀的实干人才,也让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感受德化城市发展的魅力。
随着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德化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黄谷莹摄)
以新一轮的县城总规修编为契机,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主动对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盯紧抓牢兴泉铁路德化段、昌厦(福)铁路、德化城关至永泰嵩口高速、厦沙高速公路汤城枢纽至德化段、省道线蒲坂至盖德(火车站)市政大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推进基础设施互通互联,构建“内联便捷、外联畅通”的现代交通体系,加快融入福厦泉经济圈。同时,改建并举,加快推进驾云亭、霞田文体园等片区建设,加快城市改造更新。
随着“大城关”战略全面推进,德化县乡村振兴战略也持续发力,打造德化版“绿野仙踪”。例如该县杨梅乡作为泉州“北极”的概念迅速传播,杨梅乡丁荣村27棵多年银杏树成为“网红”打卡处,云溪村成为名扬全国的“传统村落”。
今后,德化将从县、乡、村三个层面发力,县级每年培育3—5个乡村振兴示范点,乡镇重点培育1个特色农业示范点(线)、1条旅游精品线路,村级更大范围地推行“一清二整三美化”工作,让德化乡村与自然相应相生、让德化产业与生态相得益彰。
民生工程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当前,德化县正以共享发展的理念,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力争做到“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点推进15个教育项目,力争鹏祥中小学、丁墘中小学等10个项目竣工投用、新增学位个;建设安居宜居的住房,在推进商品房项目建设外,加快多套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建设限价房和“只租不售”住房,进一步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做优质普惠的医疗,重点推进3个医疗项目,医院医技楼今年竣工投用,医院完成主体建设及设备安装,动工建设德化县妇幼保健院;提供便捷舒心的养老服务,实施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工程,推动德化县社会福利中心正式动建,扶持新建15个以上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3个以上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尽最大努力满足群众养老需求。
德化县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位。(许标榜摄)
年,德化县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坚持乡镇主导、村居主体,推行壮大村集体经济“五种模式”;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将全面梳理完善“救急难”体系,主动开展救助工作,千方百计兜住困难群众,巩固和发展脱贫攻坚成果。
德化地处晋江、洛阳江“两江”源头,将持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共建生态文明。
来源:泉州晚报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头部白癜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