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网n
永春网为微友提供最新,最快,最实用的生活信息。
请认准永春网统一LOGO
6年品牌永春网 一座大厝跨两县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德化高阳村“瓷帮古道”时,村民已清理出了1公里长的“古瓷路”,路面上还散落着不同时期的陶瓷碎片。“古瓷路”上的一户人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让人奇怪的是,这座大厝门楣上悬挂着两个县的门牌号,分别由德化县和永春县公安部门制作。
大厝在德化东南方向的海拔米处,房屋占地约平方米,单层土木结构,有天井、厅堂和两边护厝。大门正中门楣左侧挂着蓝色门牌“高阳村18组25、26、28”号,高阳村隶属于德化县龙浔镇;门楣右侧则用繁体字书写“苏坑村嵩安村号”,牌底是“永春公安局制”的字样。
家人同屋不同县籍
大厝户主名叫庄巧,今年已81岁。“这大厝建好已34年,和我长孙一样大。”庄阿婆告诉记者,当年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加上孩子多,才搬到此处建房居住。
当年,由于村里人多,山上水源有限,庄阿婆一家只好到三四百米的山下挑水。后来,家人在屋后找到一处水源,用塑料管引到家中,才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
庄阿婆的老伴姓陈,离世多年,他的父亲原属永春苏坑镇嵩安行政村的草垵自然村,与德化龙浔高阳村铺仔自然村相邻。庄阿婆说,过去区域划分没那么明确,房子建好后,才知道一半属德化,一半属永春。庄阿婆有5个儿子,他们平时外出打工,有的住在县城,其中有个儿子已入户厦门。
庄阿婆最大的儿子今年已62岁,住在南边,入户永春苏坑镇,其他四个儿子住在大厝北边入户德化。
和两县村民都熟
记者发现,房屋两边分别装有德化、永春的两个电表。庄阿婆说,电费分别由两县的管理人员前来收取。平时,永春、德化两地附近的村民如有红白喜事,他们家都会参加。
庄阿婆说,她小时候经常看到德化挑瓷的人从瓷路上经过。“那时很辛苦,一趟来回就要一天。”庄阿婆说,以前瓷路上的人很多,现在没人挑瓷了,一些人收入多了就进城去住了。
随后,记者联系上高阳村村干部卢祥将时,他表示,这座房子离村部还有4公里的路程。庄巧一家虽然人多,但还很和睦。如遇家禽被盗,他们通常会向德化警方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