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宜人的瓷都——德化,素来以陶瓷闻名于世,瓷文化已经扎根于德化文化传承的血脉里,流入到厚重底蕴的土壤中,让每一个德化人,从出生那刻就与瓷结下了渊源。在无数先辈志士,巧工能匠的精雕细琢下,德化陶瓷早已闻名遐迩,成为德化一张最闪亮的名片。在这张名片里,有一位特殊的人物,他“不懂”瓷,却天天与瓷打交道,“沾瓷带竹”,潜心在“瓷海”里构筑自己的“竹子梦”。他就是为人津津乐道的德化县旭鸿晟竹制品厂总经理方一亭。
方一亭,年出生于德化县雷峰镇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7岁那年,左腿不慎摔伤,贫困的家庭无法给他提供良好的治疗,导致治疗不到位,在11岁那年落下了左下肢终身残疾,成了村里的“跛脚人”。身体的缺陷不但使他无法同常人一样进行体力劳动,处处输在起跑线上,更给他幼小的童年带来了巨大痛楚。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小小年纪的他,历经一段时间的绝望和沮丧后,马上跳出了命运的圈子,毅然决定用自己残缺的身体,画一个圆满的人生。
亭外猗猗碧几竿,清姿劲节耐霜寒。此路不通,那就自己走出一条路,海明威说过,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有了想法,就是行动,16岁那年,方一亭不顾家人反对,向村里人筹借资金买了拖拉机,干起了运输生意。虽然辛苦,也曾遭受很多人质疑,但他没有放弃,用他的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坚持就是胜利”。因为经营有方,服务周到,运输生意让他赚取了人生第一笔资金。不满于现状的他,又先后做了食品加工、大米加工、运输车队、机砖加工厂,并且颇有获益。
然而,有时命运的不公总是接踵而至,老天又跟他开了个玩笑,年、年的两次重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一切似乎又回到原点,此时的方一亭不但没垮塌,还笑着对家人说:“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呀!”倔强的他就像竹子一样,任凭风吹雨打,依然保持生而有节、竹节必露的乐观态度,心中之火未曾磨灭,始终坚信自己终有所成。
(德化县县长刘德旺、县委常委刘惠煌率领有关部门到旭鸿晟竹制品厂调研指导)
经过一番考察分析,方一亭决定“沾瓷带竹”,致力发展陶瓷竹制品配件。深思熟虑的他靠着多年做买卖积累起的口碑和人缘,在短时间内又筹措了一笔资金,开启了新一轮的创业。依托德化县山区50多万亩竹林资源和著名陶瓷产区的两大优势,年4月创建了德化县旭鸿晟竹制品厂。工厂以总经理为统筹核心,设置业务部、生产部、品管部、开发部、行政部,对整体运行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皇天不负苦心人,旭鸿晟竹制品厂一投产,因产品造型美观,工艺精致,自然古朴,具有地方特色,上市不久就供不应求,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在短短的三年间,企业已建立起完整的原竹、竹制板材、工艺品等生产线,从事陶瓷配件深加工,生产各类竹制配件、茶盘板材等,让“沉睡”在大山深处的毛竹与瓷都盛产的美瓷珠联生辉,发挥其经济效益。
(德化县政协主席温文英到旭鸿晟竹制品厂调研指导)
如今的旭鸿晟竹制品厂,已成为德化县规模最大的竹制品加工企业。企业占地面积平方米,员工80多名,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0%以上,竹制品产值跃居全县首位,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各国市场的欢迎。年纳税预计将达80万元。
(泉州市残联副调研员郭灿辉、维权就业发展部主任吴旸到旭鸿晟竹制品厂检查指导)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致力抓好企业发展的同时,方一亭一直没有忘记感恩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他的关心帮扶,更没忘记还有许多与自己一样的残疾人仍深陷贫困。他主动与相关部门、爱心人士联系,依托自己的企业,主动为残疾人和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引导农村残疾人家庭发展毛竹种植业,采取包销的形式向他们收购毛竹,旭鸿晟竹制品厂现有残疾人、困难户职工13人,他们人均年增收都在元以上。工厂辐射带动毛竹种植户达多户,其中残疾人家庭有多户,覆盖全县18个乡镇,每年用竹近60万支,有效解决了广大竹农竹子售卖难问题,使得更多残疾人和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德化县残联领导到旭鸿晟竹制品厂调研慰问)
风摧雪压犹挺立,冬去春来芳满亭。如同许多闽南人一样,方一亭特别喜欢一首歌—-《爱拼才会赢》,“人生可比海上的风浪,有时起,有时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用他话说,这歌词太钻心了,不仅是自身创业不息的写照,更散发着新时代残疾人耀眼的自强精神。
(德化旭鸿晟项目简介)
来源:德化县残疾人联合会
·end·—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长按图片,识别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啊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