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展览潞水帆樯大运河武清段历史文化遗

白癜风症状图片 https://m.39.net/disease/a_12216578.html

潞水帆樯——大运河武清段历史文化遗产展

前言

一段既熟悉又陌生的大运河

中国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三大部分组成,是中国南北水路交通的大动脉。它肇始于春秋,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影响着中国长达六百余年的政治经济格局,见证了自春秋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年京杭大运河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武清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大运河从武清穿越而过,是武清的母亲河,大运河武清段也是元代以来京杭大运河重要关键地段之一,运河沿线散落着城址、仓储、码头、沉船等与漕运有关的大量遗存。

此前我们将具有代表性的大运河武清段不可移动文物遗产部分内容为大家介绍↓

潞水帆樯—大运河武清段历史文化遗产展(一)

潞水帆樯—大运河武清段历史文化遗产展(二)

潞水帆樯—大运河武清段历史文化遗产展(三)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大运河武清段的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内容展示给大家,将运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生活习俗重现在我们面前,犹如一幅立体的画卷缓缓展开,让您看到一段既熟悉又陌生的大运河。

大运河武清段可移动文物精选

玄帝庙护法铜像

杨村光明桥出土

高cm

武清博物馆藏。铜像与真人比例相同,仪态肃穆,庄重挺拔。形象生动传神,工艺精细,身披重铠,为道教护法四大元帅中的两尊。一尊为花酒灵官马灵耀,面善无须,三目注视,左手捧物,右手呈握兵器姿态,民间一直有“马王爷三只眼”的说法;另一尊为正一玄坛赵朗赵公明,头戴乌纱,鬓发上扬,颌下多须,面目不怒自威,着袍著甲,手握兵器,双脚呈八字形站立。

德化窑双兽耳炉

高8cm,底径10.5cm

武清博物馆藏。直口,卷沿,短颈,扁圆腹,圈足微侈,肩上对称两兽耳。釉色纯白,瓷胎致密,透光性好,底有文“闇之”。炉是焚香用具,也作陈设用。德化白瓷产品是我国历代外销瓷的重要品种之一,被称为“中国白”。

钧窑盘

河西务孝力出土

高3.5cm,底径15cm

武清博物馆藏。圆形、折沿、浅腹、圈足,通体施天蓝釉,制作形制规整,简洁质朴。钧窑为宋代五大官窑之一,始创于唐,鼎盛于北宋,因所在地禹县古称“均州”而得名。

青花缠枝莲纹将军罐

下伍旗柴庄出土

高58cm,口径22cm

武清博物馆藏。罐体端庄、大气,通体绘青花缠枝莲纹,青花发色纯正,构图疏密有致。将军罐因宝珠顶盖形似将军盔帽而得名。初见于明代嘉靖、万历朝,至清代顺治时基本定型,清康熙朝最流行。初为佛教僧侣盛敛骨灰的器物,后因器型高大挺拔、丰硕俊美,逐渐被人们当作摆置观赏的陈设器。

龙泉窑碗

高3cm,口径11.8cm

武清博物馆藏。板沿,弧腹,圈足。胎体较厚重,通体施青黄釉,釉光润亮,有开片纹。龙泉窑是我国古代重要瓷窑,因其主产地在浙江龙泉而得名。

青白釉印凤纹梨式执壶

河西务十四仓出土

高8.8cm,腹径7.9cm

武清博物馆藏。酒具,梨式壶始于元代流行于明,因状似梨而得名。此壶直口,短颈,往下渐丰成垂腹,腹下有折,矮圈足。弯流,曲柄顶处加环形小系,做穿绳系盖用。壶腹两面各饰凸纹翔凤一只,姿态优美,腹折下至足上饰莲瓣纹。

文殊菩萨铜坐像

杨村出土

高22cm

武清博物馆藏。头戴宝冠,座下为横卧狮子,结弘法印。文殊菩萨,梵文音译为文殊尸利、曼殊室利,简称文殊。常与普贤菩萨同侍释迦牟尼佛,世称“华严三圣”,是释迦佛所有弟子中的上首,所以又称文殊师利法王子等。在密宗里则有般若金刚、吉祥金刚、大慧金刚、辨法金刚等密号。

白釉褐彩碗

河西务东西仓出土

高3.5cm,口径14cm

武清博物馆藏。轮制施釉,盘敞口,圈足,白釉。盘内饰两道弦纹,中有草书“水字”,外釉不到底,通盘有开片纹,口残。

微博

天津市武清区博物馆

抖音

天津市武清区博物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hj/169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