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跃上新高度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泉州市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工业增加值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实际使用外资正增长,出口总额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强产业

●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净增高新技术企业家,引进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1~2个,高标准建设清源创新实验室、集成电路创新实验室。启动建设福建工业设计产业城。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5个、各类人才8万名。

●加快建链强链补链:实施“培优扶强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倍增”专项行动,新增专精特新企业家以上。持续实施“绿色数字技改”专项行动,抓好重点技改项目个以上。

●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加速中央商务区总部大楼建设运营。抓好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建设。建设“一县一街”特色街区,发展夜间经济、商圈经济,做优“最闽南”IP,做热消费市场。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新建改造、连片提升7万亩高标准农田,稳定.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重点项目个以上。加快渔业结构升级,发展深远海养殖,打造高水平现代化渔港集群。

●开展“项目创优年”活动:实施重点项目个,完成年度投资亿元以上,确保重点项目开工个、竣工个。持续开展“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推动新签约20亿元以上项目个,力争开工10亿元以上招商项目个。

优城市

●抓城建提品质:以市行政中心为核心区,东拓台商、惠安、泉港,西连晋江、石狮、南安,快速推进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打造环泉州湾中心城市。推进各县(市、区)打造一个以上具有当地特色的标杆片区,支持南安、惠安、安溪建设高质量中等城市,做精做美永春、德化“大城关”。

●聚城畅通:开工建设晋江隧道、城际铁路R1线,全速推进金屿大桥、百崎大桥、金鲤大桥、中环城路建设。抓好国道改线工程、国道线、政永高速德化段建设,做好泉金、泉梅、洛丰高速前期。抓好惠安紫山、永春锦斗、石狮彭田互通工程建设。

●和美乡村:建设“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十大示范片区,创建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乡镇30个。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开展个村庄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整治裸房1.5万栋以上。加快推进白濑水利枢纽、北高干渠功能调整输水、南高干渠供水替代等工程。

●城市治理:逐步实现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新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80个、户以上,打造14个省级完整社区样板,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套,新增公共停车泊位0个。持续攻坚“绿满泉城”“夜景照明提升”“水系联排联调”“电力设施补短板”等专项行动。

重服务

●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探索形成更多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努力成为全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城市范例。

●致力打造“泉心泉意”营商环境品牌,全面推广“数字政务门牌”,深度打造“码上办”政务服务,实现“政策找企”平台所有资金类惠企政策全面上架,试点“一件事”套餐集成化办件量占比提升至50%以上,进一步拓展“跨省通办”“省内通办”覆盖率。

●规划建设现代金融集聚区、金融小镇,打造中小企业融资“一中心一平台”,建立企业融资“白名单”,深化企业上市“刺桐红”行动,完善多层次产业基金体系,提升基金落地运作实效,力争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20%以上,全年增存0亿元、增贷0亿元。

●更大力度推动“国潮泉州”优品出海,支持开展国际并购,打造投资贸易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化布局海外仓,做强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培育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办好海丝国际品牌博览会。持续优化运营中欧班列,建好“两国双园”项目;“客货并举”发展民航业,做细做实新机场前期工作;推动港航高质量发展。

●主动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强化金门供水安全保障,落实落细惠台利民政策举措,推动“台胞台企登陆第一数据港”成为辐射全国的台商台胞一体化专属服务平台。全面实施海峡两岸闽南文化溯源交流工程,举办郑成功诞辰周年纪念活动。

兴文化

●构建世遗监测预警平台,加快永春苦寨坑窑、德化窑等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实施世界遗产和文物保护工程、文物“三防”工程20个,开展全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遴选推荐,全力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提升“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的城市辨识度。实施“非遗进古城”行动,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

●做强全域旅游,加快建设一批海丝文化主题街区及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精品线路,打造千亿旅游产业。开展“百城千团万人游”活动,完善“吃住行购娱”服务配套,建好“一部手机游泉州”数字化平台,实施百家酒店建设计划,提升过夜游占比。

●培育影视产业,发展演艺经济,启动海丝主题演艺综合体,精益求精打造“遇见泉州”文旅演艺产品,全力打造全国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

●常态化实施“万千百十”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公益性惠民演出0场以上,新增24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公共文化场馆延时服务。繁荣文艺创作,办好海丝泉州戏剧周,扩大闽南“戏窝子”品牌影响力。

护生态

●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开展市级以上重大绿色节能改造60项,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项目20个,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实施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建设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提升回收网络、加工利用、规范管理水平。

●深化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装配式装修试点,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53%以上,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96%以上。

●全面推进“美丽泉州”建设。实施大气精准治理减排项目个,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只增不减;深化河湖长制,实施清新流域项目30公里、水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个;深化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努力建设幸福河湖;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持续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完成植树造林8万亩,推进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全域森林城市。推深做实林长制,实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不断巩固互花米草治理效果,扎实开展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严格规范砂石资源管理,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全力守护青山、守住金山银山。

增福祉

●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开展重点产业订单化培训,培育10个以上“泉用工”特色劳务品牌,全面推广零工市场标准化建设,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技能培训4万人次。

●鼓励支持新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等群体早参保、长缴费,全市新增“五险”参保人数15万人次、住房公积金归集3.6万人。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举办全市首届慈善大会,实施特殊困难残疾人关怀项目,推进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监护服务工作,实现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全覆盖,新增养老床位超0张。

●全市新增中小学学位2.5万个,培育初中教育综合改革“新优校”45所,扩容普通高中,构建“5G+”教育新生态。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加快规划建设职教园区。支持华侨大学建设省“双一流”高校,泉州师范学院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黎明职业大学、泉州医高专争创本科层次院校。

●全市新增卫技人员0名、床位0张、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达4个。开工建设福建医科大学泉州湾研究生科创实践基地和附属二院台商投资区院区,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水平,抓好上海九院泉州一院医疗技术协作中心、海丝中医药中心等项目。

●推动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探索开展医药服务领域第三方评价、星级管理,持续扩大药品耗材集采覆盖面。深化DRG支付方式改革,实现DRG付费医保基金支出占比达7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hj/164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