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充实精神行囊普洱市用活

白癜风怎么治疗可以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11/6159813.html

△图为市民在思普革命纪念馆参观。(王承吉/摄)

一座展馆就是一所学校,一件文物就是一个故事,一个人物就是一座丰碑。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普洱市干部群众纷纷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充实“精神行囊”。

普洱市充分发挥各类展馆优势,采取历史图片展、红色文物展、红色故事绘和视频展播等形式,盘活用好红色资源,用鲜活的历史图文、音像、文物实物等资料、素材,讲活党史、讲火党史,进一步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建强红色阵地

普洱市委党校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中积极当好排头兵,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投入资金打造建筑面积平方米的党史党性教育馆,分党史区、党建区和实践区三个展区,单批次可容纳60人参观学习,成为面向全市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党性教育的重要平台。普洱民族团结进步干部教育学院坚持“立足普洱、覆盖全省、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办学目标定位,建立普洱脱贫攻坚馆、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磨黑镇杨丽坤故居、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召存信故居、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宣抚司署等15个场馆教学基地,努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培养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作贡献。

宁洱县加强对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的科学保护与价值发掘,投入资金规划提升打造普洱民族团结园、磨黑镇中学思普革命展览馆、德化镇杨正元故居等一批红色资源和现场教学点。思茅区先后投入余万元,建设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集党建文化与地域文化于一园的党建主题公园,成为一座涵盖党性锻炼、党史学习、现场教学、展示党建成就和发展成果的综合性公园。思茅区六顺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投资建成思六烽火纪念馆,以史为鉴、资政育人,使更多党员干部群众接受党史学习教育。

加强红色教育

普洱市档案馆积极发挥收集、整理和保存“社会记忆”的作用,积极为其他单位举办红色历史展览提供各种资料图片;以档案文献史料、实物档案、照片档案为基本载体,把党的光辉历史和奋斗历程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人物和故事,打造成常设的红色教育阵地。今年已接待参观20多批次近余人次,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打卡地”。

普洱市博物馆采取征集收录、共享文物、共建平台、联合巡展等形式,用好一批文物,建设“边地星火炯炯燎原——建党周年普洱红色历史展”,打造成为普洱市各级党组织、各人民团体、各学校等开展红色革命教育的重要基地。推出流动展览进校园、进社区,开展“铭记百年历程,赓续精神血脉”党史学习教育系列主题活动,提升馆展影响力、教育感染力,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弘扬红色文化

普洱市图书馆以“文旅大讲堂”为平台,组织开展先进典型讲座、家风家训讲座、“四史”专题党课;开展线上“红色印记”、线下“颂党爱党”庆祝成立周年图片展;在市图书馆上推出《红色故事绘——连环画里的周年》展播系列专题活动。普洱市文化馆组织举办“永远跟党走”月月演建党周年文艺晚会、“一颗红心跟党走”庆祝成立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表达了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梦想、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普洱市美术馆充分发挥公共教育服务功能,组织专家评审组及工作人员,先后承办多部门组织的“绿动普洱青春行动”青少年生态文明主题美术作品评选并展出,组织云南艺术学院、普洱学院及本土画家进行“民族团结誓词碑”主题创作活动,举办了“历史的丰碑”——普洱市庆祝成立周年美术作品展,将党史内容和美术经典巧妙结合,融党史题材和艺术之美于一体,庆祝成立周年。

(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来源:普洱发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hj/160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