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二代女孩想让中国品牌屹立世界。
德化是泉州西北面的一个山区县城,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宋代,德化的瓷器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港远销海外。在明代,德化开创的“建白瓷”以及瓷观音闻名海内外。因靠近海港,海外一直是德化陶瓷的主要市场,改革开放后,凭借低廉的成本、成熟的技术和高成品率,德化成为不少国际品牌的生产地。
德化白瓷。
福建德化陶瓷厂外景。
父亲林贵基在厂里是说一不二的绝对领袖,“我们都有点怕他”。林小娃在工厂长大,父母少有时间关心她。随着工厂越做越大,哥哥姐姐相继进入厂里帮忙,林小娃也去了厦门读大学。三十年间,德化的陶瓷厂从九十年代的多家发展到超过家,陶瓷业成为德化绝对的支柱产业,而德化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
上世纪90年代,林小娃父亲林贵基在老工厂前。
在德化生产的陶瓷中,出口到海外的工艺品占到了70%,生产环节利润率低,缺乏自主设计及品牌。随着人工及土地费用的快速上涨,以及高岭土矿产资源的减少,德化的陶瓷企业也面临转型的危机。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已经面临退休,企业的传承成了另一个棘手的问题。
林小娃指挥工人优化店铺结构。
林小娃与证券公司人员开会沟通。
林小娃和父亲一起开会。
林小娃与客户通电话。
在工作中,她常常要和其他企业打交道,跟投资人、券商会谈,“有时候一桌子人,就我一个女性”。在父亲的羽翼下长大的她,渐渐认识到了商业社会的规则,“在职场里,女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证明自己,很多事情上,留给我们的选择更少”,她想成为改变者,“我希望我在职场的努力,也能让更多女性有选择的余地。”
另一家工厂的“厂二代”正跟林小娃讨论陶瓷。
她很少向同学、朋友说起自己的努力。在很多人看来,优渥的家境、和谐的家庭已经没什么需要焦虑的了。“站在父辈的资本上确实能过得很轻松,但那不是我想要的”,她感到很难停下来放空自己,“一个人喊着要躺平,也许是他觉得自己目前改变不了现状,看不到希望。对我来说,我们公司还可以更好,那我就有前进的动力。”
进入资本市场后,林小娃能感受到父亲的一些思想转变。
父亲对工厂感情深厚,把它当作自己最珍贵的“作品”,曾一度抗拒资本的进入。六年来,林小娃和父亲分享自己学到的理论,如今父亲已经转变想法。过去,工厂生产的家用陶瓷、古建筑陶瓷都以商用客户为主,近两年,也开始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试图直接面向消费者,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林小娃在介绍新工厂。
年,投产的新工厂使用了全自动陶瓷生产线,人工成本节省了30%以上。不少老工人已经在厂里工作了三十多年,面临退休,而新工人很难招,智能化生产是改变德化陶瓷必然的选择。在这样的转型里,年轻一代的眼界和理念非常关键。
使用自动化设备的新工厂。
▌文章作者:腾讯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更多德化资讯
“疯狂”的德化房价
德化瓷都广场,到底意味着什么
或途经德化的高铁,“加快推进”
德化乐陶中学来了
德化三所名校,办分校之后
谁才是德化第二城
德化火车站挂牌
今日监制丨闵忠济吴高戴
本期编辑丨史慈都艾定慧
德化事儿丨特立独行的新媒体
觉得不错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