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笔下的德化古街

程田寺古街

同样令黄老先生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整条瓷器艺术大街。那艺术的养分,就隐藏在“随处可见”的大小瓷器作坊中,令人流连忘返,汲取不尽。

你看:

德化历史上宋元至今以瓷器著名世界,街上很少瓷器店。道理容易明白,生意做大做远,哪个还在乎门口卖个盆盘碗碟?

要看真家伙不是没有,往前走到街头再走,过了间左首带栏栅的大祠堂再走,过右首难童教养院再走,再走,快走到没路的地方上斜坡,哪!一整条瓷器艺术大街,两边巴掌大到真人大的佛祖、观音、达摩、骑马不骑马的关云长、喝酒和不喝酒的李太白、苏东坡……任你看,要看多久看多久;要买,帮你装箱帮你运。会动的马嚼口链子,美女的玲珑耳杯……

更认真的客人可以再十里八里去看窑场,看宋元遗址……

就那么简洁坦然,不吹不擂,不带鼓舞地让你慢慢自由欣赏。

读到这里,且不说德化四大古刹之一、暂作难童教养院的程田寺,单单寺边那一条古街,在序子眼里,简直就是艺术的殿堂,直呼“哪!一整条瓷器艺术大街”。看似平静、娓娓道来的叙述,不仅是对满是作坊和瓷器的古街,更是对德化窑址乃至德化瓷,赞誉、惊叹之情,溢于言表。

程田寺古街石头路

这条古街是位于程田寺右侧,由大小不一的石头铺砌而成,沿山坡向上蜿蜒,至程田寺格北拐复东转,经宝美土楼通三班、永春。程田寺格之东、覆船山下皆龙窑,有屈斗宫、祖龙宫、后井窑诸窑。彼时商贾云集、商号林立,挨家挨户都做生意。在那宽不过3米,总长约米的老街上,除了少数为杂货、铁器、剃头、海鲜等商铺外,其余五十多间皆为陶瓷作坊,木作结构——木柱、木地坂、木板墙、黑瓦,低者平房,次者两层,高者三层,檐瓦相接,错落有致。清末民国时期,苏学金、许友义、许友官、许友簪、苏勤明、许世华、许世南等瓷塑大师或设坊于此,或于此制瓷,今之可考者有“蕴玉”(苏学金、勤明)、“裕源”(许友义、世华)、“宝源”(许友官)、“成益”(苏由甲、其生)、“茂源”(许金绽)、“云麟”(许世南)、“永德珍”瓷彩店(周元开)等诸瓷庄坊号。苏谷清等瓷彩名家也曾于此从事瓷画彩绘;陈首仁、陈妪、许文君、许文安、许光益、许光老、陈其泰、黄奢、林甲乙、邱双炯等诸瓷塑大师,或于此从事陶瓷雕塑,或于此拜师学艺,可谓是“大咖云集”……

古街古厝一角

就是这么一条做陶瓷买卖生意的小斜街,在黄老先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将程田寺古街称之为“制作和展览的要地”,再次在文中详细地描述一番:出门左拐这条路序子是熟悉的。很快就走到街尾,一些散坡和稀疏树木,左首一座祠堂,往前一座大庙,现在是难童教养院。再往前右首的斜坡就是前头文章说过的,玲珑大观音、福禄寿三星和关云长诸菩萨制作和展览的要地了。并且再一次给予小斜街极高的评价——全世界这么著名的大雕瓷作品就出在这么一条小斜街上,真是让人很难相信。其实也难怪,古街曾是三明、大田、永泰通往永春、仙游、莆田等地的商货中转站,更是德化陶瓷运往泉州刺桐港,通向东南亚、欧美等海外国家的最主要商品集散地。明末清初,岭兜人林日盛及其子育芳、育菲、育芬、育美将德化瓷器运销国内外,经营瓷器致富。清康熙、乾隆年间,宝美人苏明裕、苏重光兄弟,经营万源、瑞源瓷庄,并在福州、泉州设瓷器经销处,历30余年,遂成巨富。生于清光绪十四年(年)的苏义标,经营捷益瓷庄,瓷器运销泉州、福州、潮州、汕头等地,成为瓷器商家。民国期间,苏由甲经营成益瓷庄,收购城郊五大窑场白瓷,加工施彩后行销永春、泉州、厦门、汕头、福州、上海,直至台湾、香港、东南亚各地。

遥想当年,海内外商家慕名而来,或挑选,或订制,源源不断地将佛祖、观音、达摩、福禄寿三星和关云长诸菩萨等精美的德化瓷器销往世界各地,续写着“一箱瓷器一箱银”的传奇……

可以说,程田寺古街是德化近代瓷业中心之一,系诸多名家制瓷学艺之所在,是近代德化瓷业传承、发展的历史缩影,更是承载千年瓷都陶瓷文化难得的稀有实物,若能妥加修葺保护,恢复旧时瓷坊,展示旧时风貌,与屈斗宫宋元古窑址、祖龙宫窑神圣殿,以及德化第二瓷厂(红旗瓷厂)等连成一片,既可资研究,又可供旅游,实乃德化之大幸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hj/12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